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研究中心
01
自动驾驶进入商业化探索的快车道
自动驾驶规模化商业应用的大潮即将来临,多年的测试验证逐步形成了涵盖技术研发、道路测试、商业应用、政策法规等协同推进的产业发展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战略、政策或法律法规,有效地促进了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当前,自动驾驶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持续完善,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不断突破,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与网联化的持续推进,消费者接受度的稳步提升等均为自动驾驶加速商业落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整体来看,在自动驾驶的技术研发上,人工智能、车联网、传感器、高精度地图等领域的技术不断突破,带动自动驾驶综合能力的持续增强。道路测试上,虚拟仿真、封闭场景以及开放道路的测试里程逐年大幅提升,为自动驾驶的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测试基础。场景应用上,面向城市出行服务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 公交车、接驳车,面向配送、消杀、清扫等作业场景的低速无人车,面向港口、矿山、长途运输的自动驾驶卡车等诸多场景均取得积极进展。
社会需求促使自动驾驶在多场景开花结果
出行服务转型促进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特殊行业困境促进自动驾驶的场景化商用;产业变革升级加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
在全球主要国家的战略规划下,在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下,在科技公司的强力推动下,自动驾驶产业生态日趋繁荣,商业探索步伐加快。自动驾驶正处于大规模应用的前夜,与之匹配的监管环境和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道路管理规则、事故责任及保险规则等制度还不成熟。自动驾驶需要通过实际应用才能检验技术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因此,现阶段面向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将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突破口。
道路测试成熟促使自动驾驶开启商业化探索
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研发和测试探索已经开展了十多年,虚拟仿真测试的场景库日趋丰富、自动驾驶场地测试能力不断增强、道路测试开放里程快速增加等均为提升自动驾驶系统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加利福尼亚州机动车管理局(DMV)发布的《2020 年自动驾驶里程报告》显示,共有29 家自动驾驶企业在加州开展了公开道路测试,测试总里程195.52 万英里,其中Waymo、Cruise 等企业的每英里介入数MPI(Miles Per Intervention)比2019 年实现大幅突破,接近30000英里才需要人工接管一次。
截至2021 年11 月,中国共有38 个省(市)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细则,建设了16 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开放5200多公里的测试道路,发放超过1000 张测试牌照。根据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3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 2021 年 12 月,北京市已累计开放六个区县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开放测试道路278条,共计1027.88公里,覆盖京津冀地区 85%的交通场景;向百度、蔚来、滴滴等 16家企业170 辆车发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用临时牌照,道路测试的安全行驶里程已超过3911694 公里。
政策法规更迭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近年来,自动驾驶在产业政策和道路交通法规的点状突破下,即允许部分区域或者部分时段开展自动驾驶测试,拓展了测试与应用场景探索的范围,提升了自动驾驶技术能力。随着自动驾驶道路测试里程和测试范围的不断扩展,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进程日趋加快。
当下,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加大合作力度,推进标准制定与法规的制修订工作,为迎接自动驾驶的规模化部署提供基础保障。政策突破为促进自动驾驶商业化构筑新环境。
各国政府积极营造自动驾驶的政策法规环境,法规修订为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释放强信号,法律法规的修订和突破是自动驾驶系统合法身份的有力保障,也为促进自动驾驶产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各国在自动驾驶法规的制修订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路线。
02
各国家加快政策法规突破以促进自动驾驶商业化
当前,自动驾驶商业化对道路交通法规、管理方式方法、社会治理等提出挑战,各国监管机构正在加快创新步伐,持续助力自动驾驶产业健康发展。本章主要聚焦 2021 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为促进自动驾驶测试和规模化商用而制定的战略、政策和法规等文件。
美国完善监管制度引导自动驾驶发展
美国高度重视自动驾驶的创新应用。
为确保其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导者地位,国会的部分议员不断提出新的议案,以期在全球率先启动自动驾驶立法;交通部加速探索建立监管制度,促进自动驾驶安全地融入地面交通运输系统;州政府根据资源优势,加快调整自动驾驶的政策法规,推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探索。
美国国会和交通部持续完善自动驾驶监管,交通部持续推动建立自动驾驶监管框架;各州积极推动自动驾驶的道路测试和商业化。
图:各州推动自动驾驶进步的政策法规发布情况
中国强化政策法规为自动驾驶提供新动能
中国从国家顶层规划与地方积极探索两个维度,推动和完善适应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与监管体系,并持续加强制度设计与保障体系建设。
1.国家部委:持续推进自动驾驶监管体系建设
积极探索,推动自动驾驶法规逐步完善。2021 年 3 月,公安部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首次从法律上对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进行道路测试、通行以及违法和事故责任分担规定等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
2021 年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
2021 年8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
2021 年 10 月 1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研究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和机器人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变革
2021 年 3 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促进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和产业健康发展。
2.地方政府:加速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2021 年4 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指出,北京将正式开放高速公路场景,开展自动驾驶测试试点,北京市成为自动驾驶的政策先行区。
2021 年5 月25 日,在第八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美团、京东、新石器等首批企业颁发无人配送车身编码,给予配送车相应路权,开展适用于无人配送车辆上路行驶的通行规则和交通管理模式的探索,推动建立无人配送车运行安全监管体系。
2021 年9 月,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2021)的“城市复杂场景自动驾驶应用”论坛上,顺义区政府发布《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指南》,为无人配送车在顺义区开展运行及商业运营服务提供保障,实现了无人配送车从园区到公开道路运行的政策突破。
图:北京市率先颁发无人配送车牌照
2021 年深圳市成为自动驾驶的立法先行区。
2021 年 3 月,沧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运营管理联席工作小组向百度 Apollo 和云图科技公司颁发首批无人驾驶道路测试通知书和自动驾驶示范运营通知书,标志着自动驾驶在中国首个横跨主城区的城市开放路网从测试向商用迈进。
其他国家积极行动以促进自动驾驶商用
德国通过立法形成自动驾驶先发优势;
英国稳妥推进自动驾驶ALKS 的量产;
日本政产学研用合作促进自动驾驶应用;
韩国加大自动驾驶研发与标准建设投入力度。
国际组织持续推进自动驾驶标准与法规创新
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加快出台自动驾驶法规;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推进自动驾驶分级标准的更新。
03
自动驾驶四大应用场景的商业化已提上日程
自动驾驶推动技术创新、跨界融合与产业变革,极具社会经济影响力,是全球前沿性的战略发展方向。进入 2021 年,自动驾驶产业的投融资日趋活跃,展现了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和发展前景的肯定。围绕出行需求,Robotaxi 是自动驾驶技术含量高、应用空间大,各国极为重视的商业化场景之一;自动驾驶公交车融入公共出行服务系统,将丰富百姓的日常出行选择。围绕货物运输,低速无人递送车能有效地补充货物的运力和调度不足等问题;而自动驾驶卡车将重点解决长途货物运输的效率、人员短缺和安全等困境,在单车智能和编队行驶等方面正在积极开展探索和示范应用。
Robotaxi商业化是出行服务的核心赛道
Robotaxi 是全面验证自动驾驶系统能力的重点应用,也是各国开展自动驾驶竞争的核心领域。出行服务上,Robotaxi 将助力提升道路交通运力,促进人们出行的便捷化和共享化;产业变革上,Robotaxi 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加速进入无人驾驶时代。
进入 2021 年,Waymo 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开启自动驾驶的研发与商业化探索,开展模拟仿真和道路测试,开展模拟仿真和道路测试,加大自动驾驶的融
资力度,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引领者。
从 2013 年起,百度就注重自动驾驶的自主创新和生态培育,专注于技术研发并持续探索商业化落地路径,多地同步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不断拓展自动驾驶载人试运营服务范围,是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的佼佼者。
低速无人车商业化助力解决特定场景应用
低速无人车具有运行速度低、无乘员等特点,可降低现有机动车强制标准中的部件特殊材料、成员保护等标准,通常被用于货物递送、环卫清扫、环境消杀等场景。而无人递送车既能够满足末端物流的无接触配送需求,又可有效缓解配送人员不足等行业痛点,正在加快商业化探索速度。
Nuro 在美国率先开展规模化商业部署—2020 年2 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通过豁免Nuro 的后视镜、挡风玻璃和倒车影像等三项标准,批准其在两年内部署不超过 5000 辆没有侧视镜和方向盘等操作控制的低速无人递送车。
我国企业加快无人递送车的研发与服务探索。2021 年 5 月,京东、美团、新石器的第一批大约100 辆无人配送车在北京获得车辆编码,在北京经济开发区开始了货物递送测试,同时开启了无人递送车融入道路交通的管理与保障的测试探索。
阿里小蛮驴已经量产,并落地22 个省市的100多个学校和社区,完成了超过100万包裹订单的配送服务。
图:Nuro、京东、美团、阿里等的无人递送车
自动驾驶环卫车加快落地应用—无人驾驶清扫车已在世界多地投放开展清扫作业。
图:自动驾驶清扫车
自动驾驶公交车逐渐融入公共出行服务系统
低速自动驾驶公交车(Robobus,包括公交车和短途接驳车)测试与运营进入快车道,虽然各国在Robobus 落地应用的路径上具有差异性,但均有效地促进自动驾驶技术进入公共交通系统。
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助力提升货物运转效率
自动驾驶卡车主要瞄准干线物流、矿山、港口码头等货物运输应用场景,聚焦安全与能效等问题,解决司机短缺、人工成本高、运输效率等行业痛点难点。2021 年,全球自动驾驶卡车的研发与合作日趋加快,逐渐形成自主研发与合作共赢的生态格局。
具备科技实力和应用推广能力的企业加快自主研发;卡车公司强化企业转型与科技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企业强化与物流服务商的合作。
04
全球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四大趋势洞察
自动驾驶商业化是一个不可逆的长期发展过程——自动驾驶具有很强的技术演进性、场景规模性、市场区域性特征,因此,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十多年的技术积累才使得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和应用实现质的飞跃。
短期来看,立法和监管的完善对于促进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和培育应用是至关重要,能有力推动自动驾驶从研发测试向商业化落地演进,激发自动驾驶商业应用更大的发展空间。
长期来看,自动驾驶商用将对汽车制造业、保险、交通、医疗、信息通信、数字娱乐等诸多产业以及政策、法律、伦理等相关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自动驾驶将通过不断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快探索并完善产业环境和应用场景,通过规模化量产而有效降低成本,形成市场化规模,打造商业的正向循环。
2021 年是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一系列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落地表明自动驾驶商业化呈现出4 大趋势:
趋势1:汽车工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战略引领。
趋势2:监管部门对自动驾驶商业化呈现出包容审慎态度。
趋势3:ICT 科技企业在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主导作用日趋增强。
趋势4:自动驾驶商业化“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汽车工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战略引领;
监管部门对自动驾驶商业化呈现出包容审慎态度;
ICT 科技企业在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主导作用日趋增强;
自动驾驶商业化“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
END
面向未来,自动驾驶仍是集成创新的重点领域,融合了人工智能、先进通信、先进制造与高性能计算等创新技术,汇聚了全球最高端技术、最先进人才、最有实力的企业,是大国展示实力、开展技术与产业博弈的核心。自动驾驶打造的新型生态系统,加速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进程,强化数据在研发制造中的作用,推动汽车从出行工具向服务载体转换。自动驾驶将促进道路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推动道路基础设施、交通管理服务等的智能化变革。
自动驾驶企业既要具备科技企业的勇于创新突破精神,又要具备汽车企业的百年工匠精神,二者的融合互促方将成就自动驾驶的辉煌未来!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和产业数据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技术分享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内容并非为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受本产品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产品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艾锐咨询或相关作者无关。内容中若涉及第三方观点的,不代表MBC公司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亦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若您认为与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或涉及版权等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及时修订或删除,谢谢!
往期回顾
联系我们
电话:020-87576246
微信:18588768159
邮箱:hr@manbroker.com
网址:http://www.manbroker.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信大厦办公楼3903- 3904A
MBC 长期提供高端人才精准猎挖,获取更多自动驾驶岗位请关注MBC公司公众号